有声小说 >

鲁迅有声小说

1/2页 本页 30 本 共 54 本书  [上一页][下一页]
分享到:
  • 领读朝花夕拾 著/鲁迅 播/佚名

    领读朝花夕拾。我们要讲新的一篇叫琐记,那啥是琐记呢?不就是琐碎的记忆,或者说琐碎的记录吗?这感觉啊,是挺不重要的一篇文章的,但其实啊,大家不要被这题目啊给蒙了,这篇文章记录的呢,是鲁迅为什么要离开家乡绍兴去南京求学,最后又为什么要离开南京远赴东洋。这篇文章啊,其实涉及鲁迅人生中最重要的抉择,非常关键。 这篇文章呢,写于1926年的10月8号,在前一天啊,他写了另一篇文章,是父亲的病。可见啊,这两篇文章呢,应该是有连贯性的,想必鲁迅啊,一定是在思路上非常连贯畅快的情况下,在一气呵成的完成了这一篇。那这两篇有什么关系呢?诶,其中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人物就是衍太太。父亲的病呢,以衍太太结束,而所记呢,是以衍太太开始。因此啊,要讲所记,咱们必须先讲衍太太。那衍太太的娘家呢?姓陈,1853年出生,父亲啊,是一个小地主兼小商人出身啊,不算太长。 她在娘家有一小名儿叫阿凤,但是人们啊,给她起外号叫阿凤,她17岁出嫁,丈夫呢,是鲁迅的叔祖,叫周子传,那衍太太呢,鲁迅应该教他什么呢?诶,有三种教法,第一,因为周子传啊,是家中的二子,所以啊,鲁迅可以叫他二太太。第二,周子传在周家大族中排行第25,所以鲁迅也可以叫她燕武太太。第三呢,鲁迅还可以叫她子传奶奶或者叔祖母,但鲁迅呢,什么都不叫,就叫她衍太太,为啥呢?这个故事说起来还特别狗血。周子传呀,生性瘦弱多病……

  • 名著伴读之《呐喊》 著/鲁迅 播/佚名

    名著伴读之《呐喊》。今天我们要读的这本书,是鲁迅先生的呐喊。呐喊是鲁迅全集中第一本书,它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他收录了鲁迅先生从1918年到1922年创作的14篇短篇小说,不论是人物形象还是文学的表现手法,都别出心裁,各个不同,成为中国人民在黑暗年代的一把火炬,照亮了旧社会的黑暗和新生事物的光明,鼓励人们吐故纳新,意识到曾经的不堪,把自己从愚昧的思想中解放出来。提到呐喊。我们就一定要说到狂人日记,就让我们从狂人日记开始,走进鲁迅的小说世界。很多人提到狂人日记都会想到它是我国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它也是一篇独特的日记体小说,发表在1918年5月的新青年上。这篇小说的背景是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期间的中国社会,里面涉及到的大多数是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以小见大,展露了种种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理念与理念的矛盾。这篇小说对于刚开始接触鲁迅作品的同学们来说,可能啊并不是那么好读。首先呢,从题材上来说,它涉及到的是相对沉重的话题,里面揭露出来的苦难对于我们来讲有些遥远陌生。其次,从语言上来说呢,作为第一部白话小说,鲁迅先生也在探索如何写的才能让大家看明白,看通顺,所以有些表达方式和我们今天的书面语并不一致,理解起来会花一些时间,但是你一定不会后悔走进这部小说。因为他曾经启迪了很多很多人,并且仍然具有非常深厚的现实意义……

  • 名师领读鲁迅作品 著/佚名 播/佚名

    名师领读鲁迅作品。今天我们要读的是短篇小说故乡,这篇小说是用第一人称我来讲述的,这个我并不是现实中的鲁迅,但是因为小说带有自传体的性质,在我身上发生的事儿都有鲁迅的影子。为了讲述方便,下面我会用鲁迅来代替第一人称我。互相这个名字你听上去可能有点陌生。但故乡的主人公闰土,你一定很熟悉。语文课本中的少年闰土这篇课文就是从故乡里截取的片段。 少年闰土讲的是鲁迅回忆中的小伙伴闰土的故事,课文的最后讲到了鲁迅和少年闰土的分别,说两个人从此没有再见面。但其实这个片段的篇幅还不到故乡全文的30%,而且成年后的鲁迅回到故乡其实是见到了闰土的,只不过那时候的闰土早已经面目全非了。今天我就来给你说一说闰土故事的完整版本。故乡的一开头讲的是成年鲁迅回到绍兴老家,要把家人都接来北平。这一回,既是返回故乡,又是要告别故乡,既有温暖的回忆,又有悲凉的心情。 鲁迅很注重环境的描写,故乡一开篇就写了深冬时节,苍皇的天色,萧索的村庄,到了家门口,他看见瓦楞上枯草的断金,当风抖着枯草代表没有希望,断经代表他已经与根截断,而颤抖呢,则代表着现在生活的漂泊。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主人公悲凉的心情。为什么心情如此悲凉呢?因为家里的祖产已经卖了,他要回家接母亲和侄儿去北平住,母亲看到他的时候藏着很多凄凉的神情,因为中国人的乡土意识非常浓,祖产卖了就代表家散了……

  • 与名师一起读鲁迅作品 著/鲁迅 播/佚名

    与名师一起读鲁迅作品。今天我们要读的是短篇小说故乡,这篇小说是用第一人称我来讲述的,这个我并不是现实中的鲁迅。但是因为小说带有自传体的性质,在我身上发生的事儿都有鲁迅的影子。为了讲述方便,下面我会用鲁迅来代替第一人称。我。故乡这个名字你听上去可能有点陌生,但故乡的主人公闰土,你一定很熟悉。语文课本中的少年闰土这篇课文就是从故乡里截取的片段。 少年闰土讲的是鲁迅回忆中的小伙伴闰土的故事。课文的最后讲到了鲁迅和少年闰土的分别说两个人从此没有再见面。但其实这个片段的篇幅还不到故乡全文的百分之三十。而且成年后的闰土回到故乡,其实是见到了闰土的。只不过那时候的闰土早已经面目全非了。今天我就来给你说一说闰土故事的完整版本。故乡的一开头讲的是成年。鲁迅回到绍兴老家,要把家人都接来北平。这一回既是返回故乡,又是要告别故乡,既有温暖的回忆,又有悲凉的心情。鲁迅很注重环境的描写,故乡一开篇就写了深冬时节仓惶的天色,萧索的村庄。到了家门口,他看见瓦楞上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枯草代表没有希望,断经代表它已经与根结断而颤抖呢则代表着现在生活的漂泊。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主人公悲凉的心情……

  • 鲁迅及其作品 著/佚名 播/佚名

    鲁迅及其作品。鲁迅是一个真正可以随便谈谈的歌,他是一个真的人。他不仅敢说出别人不敢说、不愿说、不能说的一切真实,更从不像他人包括滚犊者隐瞒他内心的矛盾、痛苦、迷惘。他敢于面对自身的局限,更无情地解剖自己。我在80年代就开始在北大讲鲁迅,讲了将近20年,退去之后又讲了十多年的鲁迅啊,2015年搬进养老院以后也讲了子嗣,但在之后就不再讲了,就把鲁迅深埋在自己的心中了。 但是今年呢,我连续背了两本书,钱立行讲鲁迅和钱里行新编当代鲁迅读过,而且邀请我到这儿来讲鲁迅,我也欣然应允,为什么呢?这不只是因为今年是鲁迅诞生120周年,正是因为正是在去年和今年这两年里,我的内心引发了一种冲动,想和今天的新朋友,跟着年轻的一代,甚至是九零后、零零后的这一代,我们大家一起来共读鲁迅,一起借鲁迅危机,我们进行一个生命的思想的一个交流。 说为什么有这样一个冲动呢?这是出于2020年以来的庚子大狱,以及用我自己话来说,就是疫情和后期时代呢带来的心灵的冲击,内心的困惑和焦虑,首先是说不出的孤独感,不只是因为关键不里面与世隔绝,而且在我看来,这可能与世隔绝还要隔绝很久很久,更主要的是即使上网也无法交流,因为彼此哪怕是家人、同学、朋友,突然都没有了共识。这时候就渴望有一个可以让你放心的说出自己心里的话,坦诚的交流意见,自由讨论的真朋友,那么现实生活中……

  • 鲁迅作品精读 著/鲁迅 播/佚名

    鲁迅作品精读,鲁迅互相在长到二十年成好汉,鲁迅已经是好汉。他也不愿意花心思想怎么长久的住在南木棺材。和光彩板儿聊聊天,和小鬼拉拉善和阎王痘痘吧之类的,他是不信鬼神,不信就用。他想到的只是写遗嘱,教那些细碎的琐事。他说,要是我曾经做过大官,那比如像*********那样。或者有个千八百万的。比如像王健林那样,中国首富,哎,估计他的儿子、女婿以及其他人一定早就逼着他写好遗嘱了。但是现在呢。谁也不提写遗嘱这事儿,这就很尴尬了,说明鲁迅确实也不算个有钱有势的人。他不放心,后人决定还是留下一张遗嘱。其中有这么几条特别有意思。一、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钱或者好,但老朋友的不在此类。鲁迅是真把朋友当朋友,什么叫真把他。不见外就是。我把你放在我家里头,你是我兄弟兄弟之间讲的那些看法。你去世了,你的老婆孩子我来照顾。那我去世了,我的老婆孩子,你来管管也是应该的。第二,赶紧狩猎,埋掉拉倒。注意这个语气拉倒拉倒是什么意思呀?这事儿就这么办吧,爱咋咋地,反正我是不管了。面对自己的身后是否永续,怎么随性也是没事没事。第三,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暴力,也让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而中国古人自古有言,以德报怨,鲁迅不信这个鲁迅说。在他还得病发烧的时候,曾想到欧洲人临死往往有一种仪式,就是你想要。把十字架。放在人家的脑袋之上。将死之人,请别人宽恕自己,自己,也宽恕别人。那鲁迅就说了,我的宿敌可不少海了去了……

  • 肖红_回忆鲁迅先生 著/肖红 播/肖玉

    肖红_回忆鲁迅先生_有声现代文学作品。这篇《回忆鲁迅先生》里,她在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了对于鲁迅先生的深深的崇敬与感激。她还运用了自己善于机敏地捕捉细节的特长,充分地施展出了女性作者细腻、清新的笔调,为读者刻画出了一个特别富有人情味的鲁迅先生的形象。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鲁迅,他不完全,只是真正的鲁迅的一部分,萧红写的这篇文章,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神一般的人物,中国文坛的传奇:鲁迅。朋友们时常谈到寂寞,在像这样的冬夜里我也是深感寂寞的一人。这篇文章使我收益非浅,当我反复读时,我对时间的理解越深了。我觉得“时间就像一把弓箭,只要你用足劲拉起弓,这只箭就会射出,只须一眨眼的工夫,箭就会在你眼前消失得无影无踪。”作为一名学生,应该以优异的成绩来报答自己的父母。但要得到这优异的成绩,就必须珍惜时间,珍惜这分分、秒秒。文章回忆鲁迅先生还让我进一步认识了许广平——鲁迅的爱人。其中有两处的细节描写,让我震颤。一处是写鲁迅生病期间她对鲁迅无微不至的照顾,她给鲁迅挑选最嫩的菜,把鱼肉最软的一块夹给鲁迅。现在有多少妻子能做到这一点?社会在变,人的价值观在变,我们已经习惯于享受、习惯于索取。但读到这样的文字,甜柔、善良、体贴、质朴的人性在唤醒我们灵魂深处的母性。萧红一生真爱的男人只有两个,一个是祖父,另一个是鲁迅。对祖父的爱是亲情之爱,对鲁迅的爱则是一师一友的爱。她敬重鲁迅,也敬重许广平,她是他们俩的朋友。萧红在自己的诗里写过“理想的白马骑不得,梦中的爱人爱不得”。

  • 鲁迅_南腔北调集 著/鲁迅 播/佚名

    鲁迅_南腔北调集_有声现代文学作品。是鲁迅的一部杂文集,收录了鲁迅在1927年-1929年间所写的杂文五十一篇。包括《我们不再受骗了》,《听说梦》,《为了忘却的记念》,《关于女人》,《沙》,《上海的儿童》,《火》,《论翻印木刻》,《家庭为中国之基本》等。当时上海有一署名“美子”的文人在《作家素描》一文中攻击鲁迅:“鲁迅很喜欢演说,只是有些口吃,而且是南腔北调。”对此,鲁迅迎头反击道:“我不会说绵软的苏白,不会打响亮的京调,不入调不入流,实在是南腔北调。”表明了自己不愿随波逐流,鄙薄无聊文人的立场,信手拈来的这个集名,诙谐幽默之中,寄托了对敌人的鄙视,表示了不妥协的态度。所以先生将1934年3月出版的这个集子命名为《南腔北调集》,是一种自嘲,更是对美子的嘲讽。看完《南腔北调集》,已是深夜。《南腔北调集》1934年上海同文书局初版。收录了鲁迅在1927年至1929年间所写的杂文51篇。鲁迅依旧在与各色人等论战,并不亦乐乎。但其中也有可流传的好文,譬如《为了忘却的纪念》。此篇就是现在读来,仍然寒光四射,有着照耀当下的魔力。然而1980年人文版的鲁迅著作,其注释却极左,关于林语堂,如此写到:“以自由主义者的姿态为国民党反动统治粉饰太平。长期从事反动文化活动。”呜呼,林语堂居然成为反动文化的鼓吹者,哈哈,有趣有趣。鲁迅的杂文集《南腔北调集》是民国社会特定时期的产物,其"南腔北调"既是一个指涉参杂南北方音的名词,同时也是民国历史场域中一个具有更深层次内涵的文化思想隐喻。走南闯北的人生体验,汇聚成了鲁迅以多方言混合为基础的语言与思想观念,其语言和思想有诸多分歧,也有内在沟通,由此塑造出一个颇具民国性格的文人形象。从纷乱的语言到驳杂的思想,后者更为重要。鲁迅以杂文这一独特的话语方式,张扬生命个体的思想独立与自由,在民国文学天空中绽放出了璀灿的思想之花。

  • 鲁迅_阿Q正传 著/鲁迅 播/白刚

    鲁迅_阿Q正传_有声现代文学作品。阿Q是一个落后的雇农.作为一个落后的流浪的雇农.他的个性是非常突出的.他的生活方式,个性、心理活动和精神面貌不仅与赵太爷迥然不同,就是与王胡、小D等也显然有别。正想鲁迅先生所说的,阿Q有着“农民式的质朴,但也沾染了游手之徒的某些油滑”。如阿Q的日常生活就是“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摇船便摇船”。这不仅正面说明了阿Q作为一个流浪雇农的贫困生活,而且从侧面表现了阿Q从本质上说来那种勤劳、老实、淳朴的农民性格。《阿Q正传》是一个被那个时代所抛弃的人,他一无所有,只靠打工度日。尽管他“真能做”,但社会的沉重压迫和剥削,使他时时处于生命危机,受尽欺凌。他用“精神胜利法”来自我安慰,自欺欺人,浑浑噩噩,苟且偷生。被别人打时,他自我安慰说:“是儿子打老子。”他的“精神胜利法”可谓天下第一。《阿Q正传》它是以辛亥革命前后的农村为背景,塑造了一个深受封建主义压迫和毒害的不觉悟的农民形象。暴露出国民的弱点,写出国人的灵魂。从作品的字里行间中,我能体会到作者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同时作者也集中描写和痛彻批判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也通过在辛亥革命中阿Q的表现和悲剧命运,深刻地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作品在故事情节的展开和人物性格的刻画,深广的背景和人物的命运悲剧因素和喜剧因素等糅合在一起,组合得十分成功。鲁迅的其他作品请收听:南腔北调集、野草、三闲集。

  • 鲁迅全集之野草 著/鲁迅 播/狐狸

    冯Y·S·先生由他的友人给我看《野草》的英文译本,并且要我说几句话。可惜我不懂英文,只能自己说几句。但我希望,译者将不嫌我只做了他所希望的一半的。这二十多篇小品,如每篇末尾所注,是一九二四至二六年在北京所作,陆续发表于期刊《语丝》上的。大抵仅仅是随时的小感想。因为那时难于直说,所以有时措辞就很含糊了。现在举几个例罢。因为讽刺当时盛行的失恋诗,作《我的失恋》,因为憎恶社会上旁观者之多,作《复仇》第一篇,又因为惊异于青年之消沉,作《希望》。《这样的战士》,是有感于文人学士们帮助军阀而作。《腊叶》,是为爱我者的想要保存我而作的。段祺瑞*********击徒手民众后,作《淡淡的血痕中》,其时我已避居别处;奉天派和直隶派军阀战争的时候,作《一觉》,此后我就不能住在北京了。

  • 鲁迅全集之三闲集 著/鲁迅 播/狐狸

    我的第四本杂感《而已集》的出版,算起来已在四年之前了。去年春天,就有朋友催促我编集此后的杂感。看看近几年的出版界,创作和翻译,或大题目的长论文,是还不能说它寥落的,但短短的批评,纵意而谈,就是所谓“杂感”者,却确乎很少见。我一时也说不出这所以然的原因。但粗粗一想,恐怕这“杂感”两个字,就使志趣高超的作者厌恶,避之惟恐不远了。有些人们,每当意在奚落我的时候,就往往称我为“杂感家”,以显出在高等文人的眼中的鄙视,便是一个证据。还有,我想,有名的作家虽然未必不改换姓名,写过这一类文字,但或者不过图报私怨,再提恐或玷其令名,或者别有深心,揭穿反有妨于战斗,因此就大抵任其消灭了。

  • 鲁迅_伪自由书 著/鲁迅 播/雨中狐狸

    本书精选了鲁迅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杂文八十余篇。按顺序分别选自《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和《集外集拾遗补编》。

  • 鲁迅_朝花夕拾_陈国军朗读 著/鲁迅 播/陈国军

    内容简介

  • 阅读与欣赏-第6辑 著/鲁迅、闻一多 播/方明、林如

    《阅读和欣赏》,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61年5月开办的名牌节目,被称为不见面的文学老师。银河台于2007年重播《阅读和欣赏》,并于2008年9月整理推出系列全集,计划共推出九季,此为第一季;人们概括《阅读欣赏》为“三名”:名人介绍名作,由名播音员广播;撰稿人是社会上的著名学者,如叶圣陶、臧克家、萧涤非、吴小如、周汝昌等等,介绍的作品是历代诗文词曲的名篇,如李白、杜甫,以及唐宋八大家的作品等等,播音员是声名赫赫的齐越、夏青、林田、潘婕等等……

  • 鲁迅作品选读 著/鲁迅 播/佚名

    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汉族。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鲁迅先生青年时代曾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精神。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诗歌、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可谓知言。

  • 名家朗诵篇现代文学名著 著/鲁迅 老舍 播/瞿弦和 方明

    名家诵名篇(现代文学名著)精选了鲁迅、老舍、曹禺、茅盾、巴金、钱钟书、沈从文、林海音、杨沫、曲波等10位著名现代作家的经典小说《阿Q正传》、《子夜》、《围城》、《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等11篇,以及*********的《沁园春·雪》,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等28首现代著名诗词。编者力求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以流畅清新、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听众展现这些名作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通过著名语言表演艺术家声情并茂、惟妙惟肖的演播,将文学艺术与语言艺术有机结合,使听众在一种全新的艺术氛围之中轻松领略到其艺术魅力,并给听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适合各个层次的文学爱好者欣赏和收藏,并可用作高品位的文化馈赠礼品。

  • 鲁迅_华盖集续编 著/鲁迅 播/雨中狐狸

    《华盖集续编》收作者1926年所作杂文三十二篇,另1927年所作一篇。1927年5月北京北新书局初版。作者生前印行六版次。还不满一整年,所写的杂感的分量,已有去年一年的那么多了。秋来住在海边,目前只见云水,听到的多是风涛声,几乎和社会隔绝。如果环境没有改变,大概今年不见得再有什么废话了罢。灯下无事,便将旧稿编集起来;还豫备付印,以供给要看我的杂感的主顾们。这里面所讲的仍然并没有宇宙的奥义和人生的真谛。不过是,将我所遇到的,所想到的,所要说的,一任它怎样浅薄,怎样偏激,有时便都用笔写了下来。说得自夸一点,就如悲喜时节的歌哭一般,那时无非借此来释愤抒情,现在更不想和谁去抢夺所谓公理或正义。你要那样,我偏要这样是有的;偏不遵命,偏不磕头是有的;偏要在庄严高尚的假面上拨它一拨也是有的,此外却毫无什么大举。名副其实,“杂感”而已。

  • 鲁迅_华盖集 著/鲁迅 播/雨中狐狸

    《坟》是鲁迅的一部论文集,收录了鲁迅在1907年~1925年间所写的论文二十三篇。包括《人之历史》,《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娜拉走后怎样》,《说胡须》,《论照相之类》,《论他妈的》,《从胡须说到牙齿》等。

  • 孔庆东_鲁迅小说 著/孔庆东 播/孔庆东

    继《正说鲁迅》出版并引起热议之后,北大中文系教授孔庆东2007年6月又推出《孔庆东评点鲁迅小说》,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了鲁迅的全部小说,由孔庆东在鲁迅小说正文旁点评,见解深刻独到,富有个性。孔庆东认为,鲁迅是现代语文第一高手,把鲁迅读好了,大部分语文问题都会得到帮助。神仙化或妖魔化鲁迅的做法,都不可取。

  • 鲁迅_呐喊 著/鲁迅 播/雨中狐狸

    《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这部小说集于1923年8月由新潮出版社推出,集中有《狂人日记》、《药》、《明天》等十四篇小说,出版后得到很大回响。

  • 小闲事:揭秘鲁迅与原配夫人朱安的爱情 著/赵瑜 播/李潘

    他,曾经横眉冷对千夫指,是呐喊的斗士,更是俯首甘为孺子牛,有鲜为人知的感情世界,透过斗士的坚硬外壳,感知勇士的软弱和温柔。在人们的印象中,鲁迅似乎总是那个冷峻的“斗士”,但其实,他和常人一样多喜易嗔,极富柔情,有时特别孩子气,甚至于还是一位特别会谈恋爱的情圣!鲁迅曾经说:“我可以爱!”但他是如何去爱的,却鲜为人知。《子午书简》为您讲述“鲁迅的爱”,节目通过对鲁迅和许广平《两地书》的解读,并参考大量资料,讲述鲜为人知的鲁迅的恋爱故事,力求还原一位真实的可信的鲁迅。

  • 鲁迅文集 著/鲁迅 播/傅乙泰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 先生鲁迅 著/佚名 播/张家声

    "鲁迅,以1881年生于浙江之绍兴城内姓周的一个大家族里",许多年后,鲁迅在他的自传里写下了第一句话。这一天,是清光绪七年八月初三。绍兴东昌坊口新台门周家欢天喜地地迎接这个家族长孙的诞生。祖父给这个孙子取名"阿张",学名也是带有浓重中国特色的"豫才……

  • 鲁迅_而已集 著/鲁迅 播/佚名

    《而已集》是鲁迅的一部杂文集,收录了鲁迅在1926年~1927年间所写的杂文二十九篇。包括《黄花节的杂感》,《革命时代的文学》,《略谈香港》,《忧“天乳”》,《扣丝杂感》,《新时代的放债法》,《卢梭和胃口》,《文艺和革命》等。

  • 鲁迅_坟 著/鲁迅 播/雨中狐狸

    《坟》是鲁迅的一部论文集,收录了鲁迅在1907年~1925年间所写的论文二十三篇。包括《人之历史》,《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娜拉走后怎样》,《说胡须》,《论照相之类》,《论他妈的》,《从胡须说到牙齿》等。

  • 鲁迅_热风 著/鲁迅 播/雨中狐狸

    《热风》贯穿着“五四”精神——民主与科学的要求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精神;反对国粹主义,扫除迷信落后,主张社会解放。“第一着自然是扫荡废物,以造成一个使新生命得能诞生的的机运。”《热风》以生动的形象和幽默的语言展开逻辑严密的论点,精焊凝炼,明白晓畅。

  • 我以我血荐轩辕_鲁迅作品朗诵 著/鲁迅 播/李默然

    鲁迅(1881-1936),清光绪七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今绍兴市)东昌坊口。原名周樟寿,号豫山,后改名为周树人,改字樟寿,号豫才。至三十八岁,始用“鲁迅”为笔名,是中国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无产阶级革命家,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并且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 情书_大师的爱恋 著/鲁迅 沈丛文 播/李潘

    在现代文书领域有四大情书集,一本是沈从文先生写的《从文家书》,鲁迅先生的《两地书》等,其实情书不仅仅反映了一桩桩浪漫的爱情,同时我们也看到了那个大时代的背景,著名的哲学家宗白华先生说过民国文化正处于启蒙与过渡阶段,孕育了最大的丰富性,当那些文人大师们成为了爱情故事的主角,于是一封封堪称经典的情书就诞生了。

  • 子午书简_重读经典 著/鲁迅 马丁· 路得·金等 播/佚名

    《子午书简》栏目撷取古今中外经典优秀诗歌、小说、美文,取其精美章节,邀请名家朗读。并介绍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及人物背景,以言述其情,以志传其声。 《子午书简》节目形式主要以演播室诵读形式为主,并配以简洁精美的与文章情绪相关的图片、音乐,以及主持人对文章背景的介绍,再加上演播室现场灯光的剧场效果处理,给观众以高精神层次上的美的启迪与享受。有声小说_有声读物_在线收听_下载_mp3_wma_语音_音频_朗诵

  • 鲁迅散文 著/鲁迅 播/wenshui

1/2页 本页 30 本 共 54 本书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