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客地带 手机听书
注册会员 找回密码 收听记录

 《给孩子的安全课堂内容简介:

给孩子的安全课堂-19什么是情境式性侵儿童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话题是结合上一期癖好是性侵害来做的一个延展。上一次我们分享着重讲了癖好是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恋童癖。这一期我们着重来分析一下另外一种性侵儿童案件,叫做情境式。我们都知道任何的犯罪行为都是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发生的。情境式其实顾名思义指的是在特定的情形下发生了性侵害儿童案件。也就是说在这类的案件当中,施害人并非全部都是petfile。而病理性性偏好者有相当一部分的,尤其是青春期的受害人,他本身并非是恋童者,只是时间、地点受害人给了他很多的便利以及实施性侵的机会,让他在性冲动的驱使下做了一些侵犯的行为。

我们通过分析这些案件的时间空间以及人员关系这些方面的共性特征,得出了一些规律。另外在预防上的提供一些指导。因为孩子的辨识能力和自身的身体素质,都是不足以去对抗成年人的。在我国针对儿童的性侵害,70%以上的都是熟人作案,其中有100分之50以上的都是师生和邻里的关系。这样的关系其实是非常隐蔽和难以预防的。但是我们也不可能因为这样的隐患就彻底的切断师生之间和邻里之间的交往。所以本节着重来分享给大家的就是在情境式性侵儿童案件当中的一些共性特征,以及从这些共性特征引申而来的一些应对或者是预防性的方法。

第一个就是情境式性侵儿童大多是要经历试探、实施、捣毁、反复四个阶段的。在试探行为出现的时候,如果能够及时的发现和制止,大多数是不会发生后续的问题的。也就是说情境式性侵儿童它的可预防性是比这个癖好似的要强很多的。

第二,情境式性侵儿童大多是从事儿童工作,或者有很多和孩子接触的便利条件的,因此大多是熟人作案,癖好式的更多的是陌生人作案。第三就是情境是性侵儿童的人,大多数的自己的衣着也比较考究,非常注重个人卫生。在实践中也发现不少是有着轻微洁癖的。

第四就是情境是性侵儿童。因为环境的便利以及侵害行为未能被及时揭发,而进一步强化的犯罪人的侵害意志,所以这类的侵害大多会是一个重复的状态。第五就是情境是侵害儿童的施害人,也就是犯罪人,他常常会伴随着自责心理,容易在行为上出现弥补和回避的现象。例如会通过给孩子零钱、零食等物质补偿,又或者是在跟受害人的父母见面时,有回避和逃避交流的这样的情况……